“昼短苦夜长,何不秉烛游”——中国古代照明趣话
发布时间:2020-05-08
又是一年立夏节。每到入夏的时候,家里的老房子经常停电。这个时候,妈妈就要开始埋怨我,没有提前准备好蜡烛。我说我不需要蜡烛啊,我的智能手机有电筒。可是妈妈却不会使用。
妈妈说,过去她和外婆生活在大山里,晚上照明用的是煤油灯和蜡烛。她经常晚上坐在煤油灯前面,听外婆讲故事;讲完一个又一个,讲完一个又一个;讲到她瞌睡来了,想去睡觉的时候,发现鼻头都被灯油熏得黑乎乎地,活像一个小煤球。
近代煤油灯
我听完想笑又不敢笑。不过,也因此对从前的照明方式感到好奇。忽然又想到,以前背李白的《长相思》和李商隐的《相见时难别亦难》,里面有关于古代油灯、蜡烛的诗句。于是就翻了翻相关资料,发现古人夜间照明的工具繁多,使用的方式还花样百出。
有人在菜油灯下写情诗,有人在石“路灯”下思佳人。还有人建三十丈“烛台”求爱,又有人造巨型“轮灯”过狂欢节。古代人照明趣事,怎一个精彩了得!
一、“孤灯不明思欲绝”,古代日常照明中的灯
咱们中国***早的灯具,是从上古火把演变过来的。
古时候,人们通过打猎来维持生活。为了追捕一只猎物,有时候要从傍晚一直奔跑到日落。天黑看不清方向,辛苦追赶了很久的猎物可能就此消失。于是人们制造了火把。